首页/品牌项目/深港合作圆桌会议/活动报道/粤港澳大湾区时代 深港关键要实现“一国两制”下的高效畅通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 深港关键要实现“一国两制”下的高效畅通

作者:王玉凤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17-05-13
深圳的制造业要和香港的服务业巧妙结合,两地要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畅通。

在5月12日深圳创新研究院举办的深港圆桌会议上,多位政商学界人士认为,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顺利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写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大湾区的规划与建设已被提上重要日程,大湾区内的 9 座城市、2 个特别行政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在珠江东岸的两大核心,香港和深圳人口总量占整个大湾区人口总量的 30%以上,经济总量占整个大湾区经济总量的 45%以上,在金融、科技、贸易、基础设施、专业服务等方面各有独特优势。

与全世界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一个显著的区别是有3个独立的关税区和2种政治经济制度。在即将到来的粤港澳大湾区时代,两地如何应时而发、顺势而为?面对发展的新机遇,两地合作需要什么新思路?上述圆桌会议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深圳制造业和香港服务业要有机结合

那么,未来深港关系会如何呢?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港澳经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张玉阁认为,深港关系无非是三种:一种是竞争关系,一种是合作和毗邻相助,另外一种是竞合关系,两地携手前行,有一定的竞争和合作,能够保持一种地区的经济活力。

但是他也提醒一个事实:世界上没有哪两个城市像深港一样,跨境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两地居民的活动半径彼此覆盖。另外,两地经济往来频繁,很多香港人跨境到深圳公干。这其中, 相当一部分从事制造业。

张玉阁说:“深圳的制造业其实已经不是传统的制造业。它和香港的制造业,不管是香港本土的制造业还是香港在珠三角的制造业,都有很大的差别。深圳现在的产业链处于向外扩展的阶段,有一种外溢功能,如何与香港的金融投资和服务业有机地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加总,值得探讨。”

具体来说,深圳的创新和催生新产业的平台功能可以和香港的研发、发明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进一步整合。就拿知识产权保护来说,一些科技公司考虑到专利保护,喜欢在香港签合作协议,因为他们觉得用香港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更强一些。

这种产业的整合对于香港的科技创新来说,也是好处多多。张玉阁说:“我个人认为香港要发展创新及科技的话,如果不能够对跨境资源进行整合,那么它靠自己发展起来会非常艰难的。怎么去把香港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这也是香港需要考虑的。”

深圳也已经在考虑进一步发展创新。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邓盛华说,作为一个行政级别不是很高的城市,深圳要获得各种的高端资源其实存在一个巨大的体制障碍。这就意味着,它要走跟其他的城市不一样的路子,可能还得从创新的角度来发展,也就意味着它要通过创新这条路吸引高端的资源。

邓盛华说:“深圳的创新有自己的特色,科技的发展方向跟北京、上海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一样,深圳的创新是应用导向的发展。”

探索“深圳绿卡”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涉及到产业布局、土地利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交通能源等方方面面。如何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增强香港、深圳、广州等核心城市辐射带的作用,充分发挥深港发展的合作潜力,寻找合作的突破口?

深圳市发改委区域规划处处长卢文彬认为,规划的关键在于“一国两制”下,促进湾区内各城市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真正高效便捷地流通。

他说,现在既要在战略层面解决一些体制的束缚,也要从细节入手解决“大门敞开,小门关着”的问题。“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提了很多年,前海不少先行先试的具体政策还没有落实,很多原因还在于一些方面对一些具体的问题的意见存在一些分歧。”

他补充道:“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理念,能够把一些问题真正落地,比如说前海人民币跨境流转的问题,让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真正能够便捷高效地流通。”

目前,深港两地在上述人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的障碍仍然存在。比如粤港澳大湾区虽然是重要的科技湾区,但目前境外人才和国际人才交往的限制非常多。

卢文彬建议探索深圳立法来解决人才问题,消除一些细枝末节的障碍。他的建议包括:先行先试,探索“深圳绿卡”制度;扩大养老、医疗对境外及外籍人才的覆盖范围,实现本土生活无障碍;开展外籍创新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国民待遇试点;在深圳机场以及条件成熟口岸,对外国人实施144小时以上过境免签政策。

深港插花地的合作推动两地科技创新

深港两地政府在合作上已经迈出了新的步伐。今年年初香港特区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计划将面积约1平方公里、原属深圳的落马洲河套地区发展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以科创为主轴,建立重点科研合作基地,以及相关高端培训文化创意和其他的配套设施,目标是吸引国内外顶尖的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进驻河套。

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说,香港政府致力于推动创科的发展并成立创新及科技局,促进官、产、学、研的合作,构建一个具有活力的科创生态系统环境。深圳则拥有强大的科研产业的实力,也是国家科创事业的先锋,两地在港深创新和科技园的合作一定能够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目前,深港双方已经成立联合专责小组,针对河套地区的发展重大事项进行协商。

杨伟雄说,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面积非常大,将会是香港历年来最大的科创平台,全方面推动香港的科创发展,包括推动科技研发落地、鼓励与国内机构合作,推动香港的再工业化,支援初创企业,协助中小型企业升级转型,发展智慧城市等。与此同时,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也将吸引不少内地以及世界各地顶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进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发展的超级航母。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也对上述深港科研合作基地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他说:“深圳有产业基础,香港有自由港的特殊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两个优势结合起来,鼓励深圳的一些高科尖的企业,尤其是像华为、中兴、腾讯、华大基因这样一系列的大企业在河套区设立大型的研发平台,对香港建立新的产业群非常有帮助,对这些企业本身提升国际化的水平也是很有帮助的。”